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近况
世纪之交,莱钢确定了尽快做强做大的新世纪初发展战略,加快配套改造和结构调整,首先立足填平补齐、深挖内潜,紧紧抓住市场机遇,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,莱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积极探索与实践提升企业发展品质的有效途径,制定并实施了《莱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纲要》,搭建起“科技莱钢”、“数字莱钢”、“生态莱钢”和“人文莱钢”的基本框架,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,及时调整“十五”规划,加快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型H型钢及配套项目建设,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,持续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。2005年实现1000万吨钢,跨入全国十大钢行列。“十五”期间,集团钢、铁、材产量分别由2000年的214万吨、170万吨、196万吨,发展到2005年的1033万吨、765万吨和1049万吨;销售收入、利税、利润总额分别由2000年的60亿元、5亿元和2亿元,增长为2005年的391亿元、32亿元和16亿元。进入“十一五”以后的2006年和2007年,莱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,积极实施阶段性战略转移,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努力追求大投入之后的大产出,向现有的1000万吨钢要效益,在钢产量增幅较小的情况下,经济效益实现历史性突破。2007年全年生产钢1170万吨、生铁1079万吨、坯材1125万吨;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、利税总额96.7亿元,利润总额56.7亿元。与2005年相比,钢产量仅增加130多万吨,销售收入增加190亿元,利润增加40亿元。截至目前,已经淘汰三座25t电炉、四座128m3高炉、两座4.3m焦炉以及部分轧材线等落后设备,工艺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。全年吨钢综合能耗663.78kg;吨钢水耗3.43t,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;全年节能14.63万吨标准煤,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,荣获“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”称号。COD、SO2排放量分别减少4%和5%,完成莱芜市下达的减排指标,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。已有11个单位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,公安、中小学教育系统顺利移交;成立了集团理事会,建立了以产权为纽带关系的新型管控模式,集团运作走上了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的发展轨道。
多重随机标签